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下一个黄金十年 ----写在科创板开市前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7-21

自2018年经历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等惊涛骇浪以来,作为一名股票市场的投研人员, 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家国命运是这般息息相关。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一直在用心思索,试图跳出自身视野的局限,看清我们所处的周期和趋势,走出迷茫,找到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而科创板的推出,或许正是拨开迷雾的那一盏灯。

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赖以增长的几个引擎正在相继放缓。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一度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和国内成本的上升,这种相对优势正在丧失。房地产行业在过去20年适逢中国城镇化进程,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其虹吸效应却对多数行业形成了挤出,其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升一国的竞争力,现有政策已经基本反映了国家对于这一行业的态度。再回到过去10年蒸蒸日上的互联网经济,大大提升了流通环节的效率,但一旦流量红利放缓,其增长也会再次面临转型问题。当国家开始走出去、开始倡导一带一路、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立志转型智能制造2025时,国际经济霸权又忌惮中国的崛起而不惜发起贸易战,并在科研第一线领域对中国进行限制。一言以蔽之,中国经济的增长已到了必须重新寻找驱动力的时刻,这一次,不再是劳动力,也不再是资本,而必须是我们的短板--技术创新。不破不立,唯有依靠科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可能带动经济实现另一个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增长。

代入到这样的宏观环境中,科创板的推出就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某种意义上,股市是市场信心和预期的最佳晴雨表。作为重要融资渠道的A股市场,一度春风得意直冲6000点,但仅仅昙花一现,至今还在3000点以下徘徊;与之对应的则是美股在次贷危机后不断创新高。A股的前十大市值公司,除了金融就是石化和白酒;而美股却是真真切切的科技公司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这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股票市场的真正意义在哪里,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才是真正的优质公司。聚焦定位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创板,也许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功能。

从提出科创板到落地,历时不过短短259天。回首历史,新三板的成立花了两年时间,中小板是5年,而创业板酝酿了10年… 这已经非常鲜明地表达了政府和管理层对科创板的重视和期望。与之配套的交易和风控制度的推出,也彰显了管理层对科创板健康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即将敲响上市交易的钟声。在我们看来,科创板的成功与否,不应该用一时涨跌去衡量,不应该用短期交易活跃度去判断,也不应以融资规模大小为准绳;我们更加关注的,或许是能否在其中走出真正的科创企业,走出我们自己的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

在科创板鸣锣开市的历史时刻,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我们的新时代,期待我们下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标志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