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丨人工智能产业浪潮下的投资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5-29
图片

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公司发布的基于GPT-3.5大模型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点燃全球范围内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热情。自2023年初至5月26日收盘,申万传媒、通信、计算机指数分别上涨35.30%、29.45%、22.27%,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到达“奇点时刻”,产业浪潮已经不可阻挡,人工智能将通过改变生产方式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见证一批顺应时代浪潮的公司成长,在投资中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红利。

 

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投资范式中,我们习惯把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大模型、算力、应用”,其中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底座,在算力的基础上,开发者开发大模型,然后基于大模型可以衍生出百花齐放的应用。大模型层面,ChatGPT作为生成式AI的代表作,是一个不可逆、不会减速的大趋势,也会促进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它只会加速以更快的商业落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海内外的科技巨头纷纷投身大模型的训练,俨然形成军备竞赛的格局。对于大模型的训练必然带来大量的算力需求,OpenAI公司表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由现在的1.7万亿美元扩张至10万亿美元级别,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算力硬件需求的拉动将十分明显。应用层面,2023年3月24日,OpenAI 发布ChatGPT Plugin,支持第三方插件接入,并同时开源知识库检索插件源代码,“AI的App Store时刻”到来,同时海内外办公、游戏、教育、广告等行业公司纷纷利用AI降本增效或开发新产品,应用端百花齐放的时间点或已不远。

 

具体到投资层面,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投资有三段驱动:预期驱动、落地驱动、业绩驱动。今年年初到5月,是预期驱动阶段,市场呈现出无差别炒作的特征,增量资金十分明显。此阶段市场并不在意公司的订单和业绩,而是在意公司的卡位和概念,“概念纯正”的公司往往获得较大的涨幅,且由于增量资金的存在,行情往往会从主线扩散到各个细分领域,总体上以主题炒作的打法为主。目前人工智能的行情逐步过渡到落地驱动阶段,此阶段市场会在意公司是否有东西可以落地,证明自己跟上了人工智能的浪潮,且未来有兑现业绩的能力,比如大模型公司的模型迭代、算力硬件公司的新订单、应用公司的新款应用落地,甚至消费电子硬件的创新,都是值得跟踪关注的。经过前一阶段普涨后,注定有大量公司在此阶段掉队,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去伪存真,寻找卡位领先、管理层敏锐、商业模式好、且容易被人工智能赋能而非被人工智能颠覆的公司,在这个阶段里观察哪些公司未来可以在竞争中胜出,把握alpha投资机会。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会迎来兑现期,市场也会对不同公司的答卷做评判,进入业绩驱动时期。

 

同时,我们不仅关注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机会,也在密切关注这一颠覆性的新技术是否会对现有成熟商业模式形成冲击,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变化做积极的研究和推演。比如在网络小说行业,拥抱人工智能创作的公司在效率上会大幅超越传统手工创作公司,但是当头部公司都应用了人工智能生产方式之后,头部的竞争差异又会体现在哪里?再比如在游戏行业里,当前阶段一定是降本增效,但是当大家都降本增效后,游戏行业仍将回归产品力和流量的比拼。以精品为导向的头部公司,在利用人工智能大幅提升创作速度后,精品游戏的更新频率可能会大大加快,玩家的空档期会大幅缩短,劣质游戏的生存空间将明显被挤压,那么游戏行业是否会明显出现头部集中的趋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既要拥抱颠覆式的创新,也要避免在投资中买入被颠覆的标的。

 

脚踏实地,仰望星辰。我们坚定看好这轮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带来的投资机会,本质上是全球经济需要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来带动生产力再上台阶。但创新又是残酷的不破不立,创新的早期商业模式也扑朔迷离,带来投资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回避创新的发生,而是以踏实的态度寻找产业趋势中的龙头公司,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


640.jp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