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
南土资产创始人,投资经理
年初策略中,我们对于今年经济的复苏力度就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估算,目前看数据基本吻合这个判断。政策发力整体克制有序,为未来应对留下了更多斡旋的空间,这和两会以及货币政策报告的定调也比较一致。在当前需求反弹仍弱于供给反弹的前提下,对于后续实体经济的盈利拐点何时到来,我们倾向于用以下两个指标去观测,一个是新增社融6个月移动平均增速,一般领先于实体经济3-6个月;另一个则是PPI,历史上看其上行周期对应企业盈利上行,以万得最新的一致性预测来看,PPI会在7月左右进入正区间。
一季度A股市场最大的亮点来自于AI+。事实上,2022年或许是生成式AI的元年,从去年4月初的Dall-E2,到年底爆款ChatGPT的发布;今年3月推出的GPT-4版本,更将市场的关注度提升到了极致。新一轮人工智能无疑是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毋庸置疑,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生态的变迁、行业赛道的演绎都有着深远长久的作用。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长期趋势十分明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2013年的移动互联。与之对应,年初至今A股市场也迅速经历了AI+从主题到主线的演绎,并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从产业逻辑来看,AI相关板块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首先是大模型和技术层面,空间潜力最大;其次是基础算力层,以GPU\TPU芯片和存储芯片等为代表,格局相对稳定,确定性比较高;最后则是相对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2B和2C的应用类。我们高度看好AI板块的长期市场空间。
从市场风格来看,过去几周,科技成交额占比达到历史高位,引发市场对于拥挤度的担心。但考虑科技板块流通市值占比在过去几年的扩充,科技板块热度仍低于历史高点。纵向对标13年移动互联,从行情持续时间和板块整体涨幅来看,AI+也仍有持续性,交易拥挤会增加波动但不改趋势。整体而言,A股目前还是处于一个交易AI+贝塔行情的阶段。后续伴随行业适度回调后,对于AI+子赛道和个股的甄选将是未来获得更好的阿尔法收益的关键,而这也是我们比较擅长的领域,年初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致力于寻找行业中真正有潜质和业绩转换能力的优质龙头。
与之相对,新能源和医药等板块的成交占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对能够在未来几个月看到业绩验证的赛道和个股而言,当前是左侧布局比较舒服的时点,我们也会更加果决的做好配置和择时。
刘小昊
南土资产副总经理、投资经理
三月份人工智能概念火热从最初的大模型到算力再到应用端持续扩散,A股TMT板块交投活跃占到总成交量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个股普跌;新能源,医药,消费等赛道遭遇严重的资金分流。
海外市场在经历银行业危机后,年内加息预期被大幅扭转,市场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从当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加息预期来看:5月FOMC会议可能不再加息,9月FOMC会议开始年内首次降息。美国2月CPI和PCE环比增速均边际放缓,显示通胀压力有所下降,后续仍要观察中东国家石油减产的规模和影响。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板块还处于产业的萌芽阶段,从投入到研发到实际应用再到盈利模式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阶段性的主题炒作可能会告一段落,后续需要持续观察行业内软硬件的落地情况。更中长期来看,股价能否创新高,取决于产业趋势和基本面兑现的情况。也就是说,成交额占比的指标,只能用来衡量市场热度和短期择时,但对中长期的股价趋势没有太多指引意义。当前是主题投资的亢奋阶段,4月中旬随着年报、一季报的披露,市场关注点可能回到业绩成长。全年来看,今年的主要格局还是中美共振去库存,对应主题和产业投资的大年,核心还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政策。
基于预期演绎的主题行情可能在4月下旬暂告一段落,4月之后景气投资的有效性或明显提升。在每年4-5月,可以基于财报数据进行“偏离度”筛选,选择股价处于低位的可能被错杀的行业,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有望迎来修复行情。当前市场的成交量处于温和放量阶段,我们认为资金会逐步从收益较高的板块获利了结布局新的投资机会,高低切换,行业轮动。
操作方面我们持续兑现有超额收益的行业以及部分主题投资的利润,加仓股价、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新能源、电动车、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军工、电力设备、家电、房地产产业链等行业。主题方面,今年是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我看好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有企业的价值重估(一带一路中特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召开的一季度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由于一季度经济还是处于弱复苏阶段,此次会议很有可能讨论接下来的经济振兴政策,出口、房地产、消费都有可能成为重点支持的方向。